close

20年前的我,從來沒想過現在自己每天工作都會用到英文。

回憶起高中的時候,當時的我數理成績還算不錯,但因為對歷史有高度的興趣,所以毅然決然地決定唸社會組,但以社會組的我來說,英文真的不是很好。

我是指考的第一屆的學生(2002年考試),社會組基本考五科-國英數歷地。以高三的模擬考來說,我是國文、數學通常是考前標,歷史、地理則是頂標,但英文都在均標、甚至低標。

記得是最後一次模擬考成績出來之後,我的成績還不錯,應該是全班的前三名,是上國立大學沒問題的狀態。

班導師突然找我到辦公室聊了一下,我們的班導師同時也是英文科任老師,他說他看了我的成績,除了英文之外每科都很不錯,他說他身為英文老師,卻沒有辦法幫助我提升英文成績,他很自責,是不是他教得不好?

我當時其實不以為意,因為我壓根沒有認為自己需要靠英文拿分,依照當時各科的配分狀況,我就算英文只拿低標也能上國立大學,而且我的目標是要念歷史系,感覺未來也用不太到英文。(By the way, 我最後考上政大外語學院的某科系,然後雙主修歷史系畢業!)

後來,結果當然不是如此,我上了大學、念了研究所,需要念很多英文的文章與教科書,然後選擇派外出國的工作,不論工作與生活上的溝通,自然每天都會用到英文。回台灣後,轉行做外銷的工作,也是每天跟外國客戶或同事都是用英文在溝通。當年讀的那些歷史知識,很大一部分已經想不起來了,但英文卻是我一直在使用的語言、工具。

當然,也不是說每個人的工作都一定會用到英文,但台灣的一個靠外銷的國家,很多的工作都會需要用到英文,英文比較好的人也在職涯發展中有更多、更好的機會。我當年在X鼎外派時候,有工程師多益只有300多分,也被送到國外工作,雖然技術很專業,但跟外國人溝通時卻很痛苦。如果連溝通都很不順暢的時候,還能期望工作表現得有多好嗎?

所以如果能回到20年前,我會跟自己說,應該從小就把英文的基礎打好。看到政府終於重視雙語教育,並目標在10年內提升國民的英語能力,我覺得是非常必要的、而且是正確的方向。我也會記取自己的後悔,然後讓我的兒子能夠儘早接觸英語的學習環境。

arrow
arrow

    Roger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